(相关资料图)
新华财经武汉4月23日电(记者张斯文)近年来,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之间的距离正在不断缩短。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而加强基础研究离不开高水平人才。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副校长、武汉大学泰康医学院(基础医学院)院长宋保亮就如何提高慢病管理能力、如何助力培养尖端人才培养等问题接受了记者采访。
提高各界对慢病的认识程度
在宋保亮看来,慢性病是影响我国国民健康的最主要疾病之一。像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疾病,都在慢性病范畴之内。实际上社会各界都在广泛关注。
“我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来探索。一是关于拔尖人才培养,二是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来加强慢性病的防治。”宋保亮说。
“我们应该提升国民对于慢性病的危险认识,在各个层面上来加强预防。”宋保亮说,“这个工作还是有很多要做要提高的地方,比如像很多我们的老百姓,他会觉得虽然血脂和血压的指标高但没有什么感觉,就不想采取任何措施,也不想吃药。他们有一种错误的认识,只要吃药就是有害的,但事实上像高血压持续增高,它对于肾脏、对于血管的损伤是非常巨大的。我们也看到很多不幸的例子,突然发生脑溢血或者是表现出症状以后再采取措施都已经晚了、都已经不可逆了。我国现在还存在重治轻防的问题,这需要解决。”
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
“目前从全球范围看,人才和科技的竞争已经延伸到基础研究领域。”宋保亮指出,“在基础研究里面最追求的几个方向,生命医学、材料和空间。我们要做的就是在生命医学领域取得突破,然后对于我们国民的健康起到一定的贡献。”
2021年12月31日,武汉大学泰康生命医学中心正式成立。作为武汉大学相对独立运行的实体科研机构,泰康生命医学中心采用国际先进的管理运行机制和现代科技PI制度(首席学术带头人+团队),组建高水平科研团队,打造一流的生命医学公共科研平台。
宋保亮介绍,中心主要任务是以卓越的生命医学科学基础研究带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建设国际一流的生命医学科学研究与教育中心;通过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为高等教育改革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为科技体制改革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为聚集、使用和培养人才提供可推广的范例。
“同时,发挥武汉大学和泰康保险集团优势,积极探索产学研融合、校企合作新模式,形成校企密切合作、资源开放共享、协同培育人才、联合开展科研、互惠共赢发展的长效机制,为推动医疗产业和生命科学与医学学科的持续创新发展探索新机制。”宋保亮说。
加强基础研究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人才
在宋保亮看来,近几十年来,我国推进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存在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选拔及培养模式有待改进,教学生态环境支撑不足等问题,需要国家从顶层制定相应政策,制定我国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规划,打造全链条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教师评价体系,完善高校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与评价体系等。
在宋保亮看来,人才培养可分为几个环节。一是大学前。在小学、初中、高中阶段,青少年学生应要找到每个人的特征,有一个渠道能够鼓励这些孩子们能够朝着自己喜爱的方向、自己的特长进行发展,而不是绝大多数人都千篇一律的来考试、面对高考,这是大学前、大学前。
二是大学阶段。要为对科研有兴趣的大学生创造尽可能好的条件,呵护他们对于科研的兴趣,助力年轻学生的成长。“比如说像我们基地班,第一届有20名左右的学生入读,我们挑选最优秀的导师,有20多个导师和他们一对一全程助力在大学期间的培养。他们有空余时间的时候就进入相应的实验室。当然这中间也有考核、淘汰和要求。”宋保亮说。
三是大学后。青年老师也是科研主力军,他们如何能成长为国际有影响力的科学家,或成为企业的骨干科研研发人员,也是值得研讨的课题。“我们努力在体制机制上使各个要素发挥更大的作用,能够加速人才培养。”宋保亮说。
记者了解到,泰康生命医学中心自成立以来就聚焦于人类疾病与健康,不断加强在代谢、感染免疫、肿瘤、神经、临床医学、药物化学等领域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并积极以卓越的基础研究带动生命医学拔尖人才培养。
据介绍,以宋保亮院士团队入选2022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在《Nature》发表的《抑制ASGR1蛋白促使胆固醇外排而降低脂质水平》)的研究成果为例,该研究揭示了抑制ASGR1蛋白促使胆固醇外排入胆汁,进一步通过粪便排出机体,从而降低血液和肝脏脂质水平,对动脉粥样硬化和脂肪肝有明显疗效。这不但为降脂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基础,还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试验带动了研究团队的科研能力提升,助力团队成员成长为生命医学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
宋保亮表示,未来,武汉大学泰康生命医学中心、泰康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将继续面向人类疾病与健康的前沿领域,打造“医教研”一体化高水平人才聚集地,以医学与生命科学研究带动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建设国际一流的生命医学科学研究与教育中心,推动武汉大学打造一流医学和生命科学学科,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编辑:马萌伟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Copyright © 2015-2022 太平洋产业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22016495号-17 联系邮箱:93 96 74 66 9@qq.com